拉萨“穷”得只剩下布达拉宫?
这一组图片是我在一篇博客《
雨中的拉萨:挡不住的蓝》中使用的,网友
彳亍而行看了之后评论说:
虔诚,风雨无阻 看到这些图片,有些尴尬和矛盾。只剩下布达拉宫了,其他的似乎已不是拉萨,而布达拉宫也被现代科学技术修正过。不知道这些修理,这些现代科学技术包装下的建筑、广场、草地,还能容下喇嘛教徒心中那一份永远的虔诚吗?
我知道,现代文明很少有人能够抗拒;我也知道,被现代文明包装起来的人很向往那种自然而然田园牧歌似的前现代生活;我也知道,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不应该因为自己生活在现代文明中但又渴望有一块净土于是主张让那些生活在前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放弃自己选择其他生活的权利而为我保存这样一块净土。
但我不知道,他们对前现代生活方式的远离是一种选择还是一种被迫?就像我们这些生活在上海大都市的人们,还是有一种对现代生活的不适应。
困难在于:没有一种生活方式能够让我们全然满意。
这位老人双腿瘫痪,但女儿还是推着他来到布达拉宫前面,虽不能磕拜,但心已无比虔诚! 也许是我的标题“雨中的拉萨”与图片内容(全是布达拉宫)上的对比让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吧。希望
彳亍而行朋友容许我在今后的文章中一点一点的展示拉萨。毕竟在一篇文章中是很难做到的。
之所以一想到拉萨,就会联想到布达拉宫,是因为布达拉宫实在是太著名了。它也是拉萨最高的建筑,所有的建筑都不能比它高,所以你到拉萨是见不到高楼大厦的。当你从外地返回拉萨,远远的就能够看见布达拉宫,无论你是否愿意,内心都会悄然升起一种神圣感。所以我说“拉萨,初恋的感觉”。
拉萨当然不仅仅是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八廊街,藏传佛教格鲁派三大寺院,还有每天朝圣转经的信徒,会让你无数次的驻足、感动、流连忘返。
更重要的是,拉萨是每个藏族人心中的圣地,无论怎么改变,这种信仰意义上的拉萨是永恒的。
相关文章:
雨中的拉萨:挡不住的蓝
评论